艾滋病药物性肝损伤是艾滋病患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表现多为乏力、纳差、肝区不适或疼痛、少数有黄疸等症状。根据其临床主症可将其归属于"胁痛""黄疸""呃逆""药物毒性肝病"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日久及肾。关键病机为素体气阴两虚,药毒损伤肝胆,肝郁脾虚,湿热互结。目前治疗以停用损肝药物、中西医结合保肝治疗为主。中西医协同治疗在保肝降酶、利胆退黄、改善症状、救治肝衰竭、调节机体免疫、预防肝功能受损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首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指南 传染病 详情
艾滋病药物性肝损伤是艾滋病患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表现多为乏力、纳差、肝区不适或疼痛、少数有黄疸等症状。根据其临床主症可将其归属于"胁痛""黄疸""呃逆""药物毒性肝病"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日久及肾。关键病机为素体气阴两虚,药毒损伤肝胆,肝郁脾虚,湿热互结。目前治疗以停用损肝药物、中西医结合保肝治疗为主。中西医协同治疗在保肝降酶、利胆退黄、改善症状、救治肝衰竭、调节机体免疫、预防肝功能受损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1卷第4期 950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5417
中医正骨 32卷第10期 532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9卷第23期 4733
中国男科学杂志 35卷第3期 4531
中医杂志 62卷第16期 4521
中国男科学杂志 36卷第2期 3596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16卷第3期 3501
中医杂志 60卷第21期 3452
康复学报 30卷第5期 3275